ér
néng
  • 郑码
    GL
  • 五行
  • 部首
  • 五笔
    DMJJ
  • 仓颉
    MBLL
  • 四角
    10227
  • 字体结构
    单一
  • 统一码
    U+800C
  • 造字
    象形字
  • 笔画
    总笔画:6
  • 注音
    ㄦˊ,ㄋㄥˊ
  • 笔顺
  • 异体字
    洏,耏,能,髵
  • 笔顺
    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竖
而

“而”字的概述

[而] 字的郑码是 “GL”,五行是 “金”,部首是 “而”。

[而] 字的五笔是 “DMJJ”,仓颉是 “MBLL”,四角是 “10227”。

[而] 字的字体结构是 “单一”,统一码是 “U+800C”,造字是 “象形字”。

[而] 字的笔画是 “总笔画:6”,注音是 “ㄦˊ,ㄋㄥˊ”,异体字是 “洏,耏,能,髵”。

[而] 字的笔顺是 “横,撇,竖,横折钩,竖,竖”。

[而] 字的异体字是“洏,耏,能,髵”。

“而”字的例句

1.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 

2.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

4.而贪饕退缩者,果骧首而上腾,而富贵,而名誉,而老健不死。

5.百合喜温而怕高温,喜荫而怕大荫,喜湿而怕渍涝,耐寒而怕冰冻。

6.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7.而端方,而蔡钧,必欲合并而混同之,务极倾陷以为快。

8.荀子有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

9.乃扬眉而荡目,振袖而抚裳,令缓辔而纵策,遂风起而云翔。

10.距离因拥抱而拉近,天气因拥抱而温暖,呼吸而拥抱而急促,心跳因拥抱而猛烈,空气因拥抱而凝固,时间因拥抱而停止。情人节,你欠我一个拥抱哦!

11.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12.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13.人生,干净而纯净、新鲜而炙热、复杂而深奥、飘摇而多姿、真诚而感人、宁静而动听、虚幻而美好、孤独而富丽、热烈而短暂……

14.十年,漫长而痛苦,无奈而心碎,瞬间而快乐

15.距离因拥抱而拉近,天气因拥抱而温暖,呼吸而拥抱而急促,心跳因拥抱而猛烈,空气因拥抱而凝固,时间因拥抱而停止。你欠我一个拥抱哦

“而”的基本字义

而,ér,ㄦˊ

1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而杂”。②表相承,如“取而代之”。③表递进,如“而且”。④表转折,如“似是而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

从上而下。

而,néng,ㄋㄥˊ

“而”的详细解释

ér,ㄦˊ

名词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英:bristles on the jaws

连词

1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英:and; furthermore; moreover; but also; into the bargain; if; in case; however

2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4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荀子·劝学》

6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代词

1你;你的

英:you; your

予岂不知而作。 —— 《诗·大雅·桑柔》余知而无罪也。 —— 《左传·昭公二十年》子归,殁而父母之世。 —— 《国语·吴语》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 —— 《庄子·徐无鬼》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聊斋志异·促织》

而翁(你的父亲)

2这样,此

英: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夫(此人;这人)

助词

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英:of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 —— 《淮南子·人间》

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易·系辞上》

语气词

1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英:how could; how is it possible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论语·颜渊》

2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 《论语·微子》

动词

1如,好象

英:seem; like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 《吕氏春秋》

2另见 néng

néng,ㄋㄥˊ

名词

1才能

英:ability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墨子·尚同下》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管子·小匡》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 《商君书·慎法》

动词

1能够

英:can

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 —— 《墨子·非命下》不逢汤武与 恒缪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辞·九章·惜往日》

2另见 ér

网站声明: 本站《而》由“瑾夏挽歌”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