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

jié dù shǐ

“节度使”词的概述

[节度使] 词的字数是 “3”,发音是 “jié dù shǐ”。

[节度使] 词的注音是 “ㄐ一ㄝˊ ㄉㄨˋ ㄕˇ”。

“节度使”词的例句

1.这一职能,他被授予宣武节度使冠军。

2.宋建平州为泰宁军,以觉为节度使,张敦固等皆加徽犹阁待制,以银绢数万犒军。

3.例如,汉末的刺史和唐末的节度使等均集军民两政大权于一身,对直属僚佐均有自行辟除的大权。

4.开成四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章,论萧本伪称太后弟,云:今自上及下,异口同音,皆言萧弘是真,萧本是伪。

5.兼为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

6.兴定元年,遥授安武军节度使。

7.平西节度使把古咬住夺官一阶。

8.如唐人称节度使为总戎;清时称总兵为总戎。

9.帝悼惜良久,赠安国节度使。

10.坐与保静军节度使会饮,解职。

11.邵真,恒州节度使李宝臣之判官也。

12.少骁勇,能骑射,仕后唐,任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诛叛将张谏,拜忠正军节度使,入后晋拜义成军节度使。

13.以疾辞,还兵部尚书,历东都留守,徙东川节度使,复为留守。

14.后来安禄山叛乱,郭子仪升任朔方节度使,统兵抵御。

15.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

词语解释

节度使[jié dù shǐ]

1古代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唐初在边境设置。后遍设于内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至北宋初解除了节度使的兵权。成为一种荣衔

英:governor of one or more provinces in charge of both civil and military affairs during Tang Dynasty;

引证解释

节度使[jié dù shǐ]

1官名。 唐 初沿 北周 及 隋 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总揽数州军事。 唐 睿宗 景云 二年, 贺拔延嗣 为 凉州 都督,充 河西 节度使,自此始有节度使之号。其初,仅于边地有之, 安 史 之乱后遍设于国内。一节度使统管一道或数州,总揽军、民、财政。 宋 以节度使为虚衔, 辽 金 沿置, 元 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其后由膳部郎中为荆南节度行军司马,遂为节度使。”《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绍兴年间,行在有个关西延安府人。本身是三镇节度使。”亦省称“节度”。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宣和 中復 幽州,乃建为 永清军 节度,以命 郭药师。”清 袁枚 《随园随笔·唐制节度观察二使不并置》:“唐制节度、观察二使不并置,故节度常兼观察处置等使。崔珙为凤翔陇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

国语辞典

节度使[jié dù shǐ]

1职官名。唐代所设,掌管一道或数州的军民要政,当时事权甚重。宋以为虚衔,元废

网络解释

1职官名。唐代所设,掌管一道或数州的军民要政,当时事权甚重。宋以为虚衔,元废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Tang and Song dynasty provincial governor, in Tang times having military and civil authority, but only civil authority in Song

网站声明: 本站《节度使》由“你入我心”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