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

táo qì

“陶器”词的概述

[陶器] 词的字数是 “2”,词性是 “名词”。

[陶器] 词的发音是 “táo qì”,注音是 “ㄊㄠˊ ㄑ一ˋ”。

“陶器”词的例句

1.出土一大批相对完整的青铜器、原始瓷器和印纹陶器组合,年代约在西周至春秋阶段,填补了福建地区此阶段考古学研究的许多缺环。

2.西周时朞农业比商朝更发达,青铜铸造,陶器,纺织等手工业也有相当发展文字多铭刻在青铜器上,叫做钟鼎文或金文,所传下来的历史资料也就更为丰富。

3.他们将死者与大量珠宝、陶器之类的礼物一起埋葬。

4.供奉用陶器全部使用朴素无华的素烧陶器。

5.陶瓷故乡在中国,瓷都当推景德镇;陶器出现在史前,瓷器始于东汉间;洁白如玉薄若纸,透明如镜能照面;生活起居离不开,陶瓷文明震世界。

6.我先欣赏了一些精美的瓷器,接着听讲解员讲了一些关于陶瓷的历史,比如:一万多年前,人们就会烧制瓷器了和秦汉时朞人们已经会雕刻外形精美的陶器了等。

7.公元1000年前后,位于伯利兹北部的库埃罗村落里的居民早已开始制作陶器,并在埋葬逝者时把玉石和其他贵重的物品放在陵墓内。

8.台湾作家林清玄买了一件陶器,因嫌携带不方便,扔掉了包装,结果陶器被碰碎,于是因此深感包装同陶器同等重要。事实的确如此,陶器若没了包装保护,就极易打碎,破碎了的陶器,便没有了收藏的价值。

9.德州黑陶选用京杭大运河两岸特有土质的纯净细腻的红胶泥做原料,用传统手工轮制成型后不上釉,在坯体晾干过程中压光、雕刻,高温烧结后封窑,做焦烟渗碳处理,烧制出来的陶器黑中透莹,坚实凝重;叩之如磬。

10.美味的糖果总有着一层薄薄的糖纸包裹着它,漂亮的洋娃娃总有着一身亮丽的外衣映衬着她,精美的陶器总有着一堆破旧的报纸保护着它。

11.在炼制陶器的院子里,放着两辆独轮推车,看着这么复古的推车,我情不自禁的跑过去推了起来。

12.在中国青花瓷传入欧洲之前,西餐中使用的用具只有金属器、玻璃器和软质陶器。

13.由于迫切地想见到陶器,我根本顾不上这泥泞又铺满石子的小路,一个劲儿地奔向前方。

14.后来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自己加工面粉,做出了面包;他捕捉并驯服野山羊、制作陶器等等,就这样凭着顽强的精神,在岛上生存下来。

15.她从满地满墙的纸箱中找来一个,体积大约有我的石湾陶器的四倍大的纸盒。

词语解释

陶器[táo qì]

1用粘土成型、干燥后放在窑内于 950—1165°C下烧制而成的物品,为多孔、不透明的非玻璃质,通常上釉,也有不上釉的

英:pottery; earchenware;

引证解释

陶器[táo qì]

1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现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唐 赵璘 《因话录·徵》:“兵察帝主院中茶,茶必市蜀之佳者,贮于陶器,以防暑湿。”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在向自然界斗争中的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

国语辞典

陶器[táo qì]

1以陶土烧制成的器物。坯质不透明,具吸水性,经摄氏八百度至一千度温度培烧。成品质地较为粗糙,叩之声音混浊不清。可分为细陶和粗陶,无釉或有釉。随陶土成分和培烧温度的差异,坯体呈白、青、褐、棕等颜色。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大量出

“陶器的形制、花纹等特征常是考古学上重要断代依据。”

网络解释

1以陶土烧制成的器物。坯质不透明,具吸水性,经摄氏八百度至一千度温度培烧。成品质地较为粗糙,叩之声音混浊不清。可分为细陶和粗陶,无釉或有釉。随陶土成分和培烧温度的差异,坯体呈白、青、褐、棕等颜色。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大量出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pottery德语翻译: Geschirr (S)​, Irdengut (S)​, Keramik (S)​, Töpferei (S)​, Töpferware (S)​, Tongeschirr (S)​法语翻译: poterie

网站声明: 本站《陶器》由“逆天浪子”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