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

kē kǎo

“科考”词的概述

[科考] 词的字数是 “2”,发音是 “kē kǎo”。

[科考] 词的注音是 “ㄎㄜ ㄎㄠˇ”。

“科考”词的例句

1.文科考试中,在试题不公布的情况下,教师认为出同样的问答题目也能评判出答题者的优劣。

2.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有165人幸运地存活了下来,他们是由五个国家联合派赴马里亚纳海沟考察的科考队员,大战爆发时,一行人正在深海作业。

3.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试。

4.苍莽古朴的原始针叶林,山花烂漫的高山灌丛和芳草萋萋的高山草场交相辉映,自然博大与绚丽锦秀的完美结合,极具观赏性和科考价值。

5.如:中国第三座南极科考站落成、中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雄伟的建筑鸟巢、世博会、中国接连发射的神五、神六、神七载人航空飞船和奥运健儿在运动场上的飒爽英姿。

6.除此之外,我对暑假的印象就是:科学考察、写报告!这是因为我妈给我报了个科学班,任务就是:科考和写报告!这对我是多大的折磨啊!我要顶着炎炎夏日去郊区考察!比如说去瓯窑挖碎片呀,用咖啡渣种植物呀,什么稀奇古怪的都有。

7.从此我不再懒,我要用我的辛勤与汗水来让语文老师原谅我的过错。最后,我在第一次月考中,在语文这一科考出了理想的成绩,在基础部分只丢了3分,古诗10分一分都没丢。

8.需要说明一下,老师手中的玻璃,它可是被植入芯片的石英玻璃呢,只需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就能运行,还无需充电,永久待机!传统的课桌、书本都不见了,课桌摇身一变,变成了能储存所有教科书的触屏课桌,里面还可以查阅各种科考文献,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9.制科考试在宋朝只举行过22次而且不定朞,录取的人员只有41人,苏轼是所有人中成绩最好的,百年第一。

10.朞末考试,本以为语文成绩好,数学再差,也能被其它几门功课的分数拉起来,结果出我意想之外,其它学科考得都很好,但数学只考了60分。

11.望着妈妈担忧的目光,我强打精神分析了各科考试的得失,就像是布娃娃机械地发出没有灵魂的电子音。

12.我想在纸上嬉笑怒骂,挥洒青春,却总是有人处心积虑地抓住我因理科考试不及格留过两级的小辫子,给我套上应试教育的枷锁。

13.过了一会儿,老羚羊站起身一步一回头地走,科考队员们跟老羚羊走到一个土坑前,看到里面躺着一只气息奄奄的小羚羊。

14.为了让“丁家猪住的舒适”,丁磊更是花大钱请曾设计中国南极科考站的清华人居设计团队精心设计“丁家猪居所”。

15.初中时隔壁的女同学在一次生物科考试中把书扔在地上,用脚趾翻书抄,我一直很佩服她的眼力和脚趾的灵活性。

词语解释

科考[kē kǎo]

1明清科举,乡试前由学官举行的甄别性考试。生员达一定等第,方准送乡试

2指科举考试

引证解释

科考[kē kǎo]

1明 清 科举,乡试前由学官举行的甄别性考试。生员达一定等第,方准送乡试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次年,宗师田洪録科考,韩子文又得吴太守一力举荐,拔为前列。”《明史·选举志一》:“提学官在任三岁,两试诸生。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继取一二等为科举生员,俾应乡试,谓之科考……其等第仍分为六,而大抵多置三等。三等不得应乡试。”《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要到府里科考。”

2指科举考试

豫剧《卷席筒》:“我有心进京科考,怎奈手无盘费,难以起身。”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说自己因科考受绌,弄得走投无路。”

国语辞典

科考[kē kǎo]

1明清科举制度,各省学政周历各府州,从童生中考选秀才及甄试欲应乡试的生员,取入一、二、三等者,准送乡试,称为“科考”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〇》:“宗师田洪录科考,韩子文又得吴太守一力举荐,拔为前列。”《儒林外史·第七回》:“本道来科考时,访知你若再如此,断不能恕了。”

网络解释

1明清科举制度,各省学政周历各府州,从童生中考选秀才及甄试欲应乡试的生员,取入一、二、三等者,准送乡试,称为“科考”

科考:科学考察的简称科考:乡试前的资格考试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preliminary round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abbr. for 科學考察|科学考察[ke1 xue2 kao3 cha2], scientific exploration

网站声明: 本站《科考》由“北城别、”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